中新社太原1月14日電 題:“太行水鄉”的海外華人“智囊團”
作者 楊杰英
“一個月前,我們的產品剛剛獲得美國和歐盟NSF認證(GMP認證),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拓展海外銷售渠道。”14日晚,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副會長、長治大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渠志燦博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選擇回國創業就是希望推動家鄉山西的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
當日,山西省人大代表、長治市委書記孫大軍參加山西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長治代表團審議時說,“我們要把和海外華人合作的大健康產業作為長治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龍頭產業,打造成產業集群。”
這也正是渠志燦和團隊選擇長治發展的重要原因。“這里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豐富的醫療醫藥資源優勢,把大健康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來培育,營商環境非常好。”
2016年,在海外工作生活30余年的渠志燦決定帶領海外技術團隊回國,帶著數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創業啟動資金,回到家鄉山西。
2018年和2019年,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的專家學者兩次赴長治考察交流,參加長治大健康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分享大健康領域前沿新理念,探討產業融合新模式。
由渠志燦帶領的山西納安團隊利用山西地方綠色資源開拓大健康產業,創新開拓牡丹美麗經濟,妝字號生產線正式投產,中華牡丹潞安娜系列產品上市。
“我們的項目從建設到投產,一年時間實現產品營收1000萬元(人民幣)。”渠志燦告訴記者,長治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植物提取工業放大中試平臺非常有意義,6條不同的植物提取中試生產線用來提取不同植物中的不同健康功效成分,實現科技轉化,驗證生產工藝,促進實現規模化高質量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帶動地方經濟聯動。
目前,長治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植物萃取生產線、食字號生產線、械字號生產線和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正在安裝調試中。
長治市發改委主任、長治市大健康產業推進領導組辦公室主任桑利剛介紹,長治大健康產業研究院將打造植物提取研究院、大健康食品研究院、大健康傳感器研究院、健康大數據研究院、保健品檢測認證研究院、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院、油用牡丹研究院7個專業研究院和工業生產小試中試平臺、國際知識產權技術交易平臺、國際交流市場貿易平臺3個服務平臺,實現資源設備共享,創造綠色發展GDP。
太行山下的山西長治,近年來不斷豐富“雙創”發展模式,吸引了一批海外華僑華人回國創業。渠志燦所在的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專家團亦成為“太行水鄉”長治轉型發展的“智囊團”。
“與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的交流合作,為長治轉型發展和對外開放開辟了新路徑。”孫大軍說,海外華人助力長治打造“太行水鄉 康養之都”新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