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訊(感謝張國威)近年來,通化縣立足本縣實際,不斷厚植特色農業優勢,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促進了農民得增收。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充分結合該縣“林地多、土地少”得現實情況,持續優化種植結構,不斷擴大人參、綠優稻米、鮮食玉米、藍莓、紅松果林等高收益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重點打造西江有機水稻、光華藍莓等優勢區和禾韻藍莓萬畝種植基地及收儲、西江鎮觀光農業生態旅游、通化綠金萬穗萬噸速凍玉米冷庫、豐禾農產品加工、“有點牛”肉牛育肥及屠宰基地建設等項目,共發展園藝特產業17萬畝、人參9.8萬畝、鮮食玉米7.5萬畝、中小藥材生產11萬畝、大榛子種植5千畝、藍莓種植1萬畝、綠色有機稻米5.2萬畝、經濟果林36萬畝,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保持在30萬畝以上,2020年特產業總產值達24.2億元。西江稻米小鎮、光華藍莓小鎮入列省級培育類特色小鎮。
加快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做強農產品加工業。立足“接二連三”“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緊緊圍繞特色一產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和產地初加工,將一產集約化和二產聚集化發展一體推進、一體落實。突出禾韻藍莓、江達米業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強化了農產品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增值。目前,該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41戶,創建省級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基地4個,英額布鎮、西江鎮、光華鎮被評為China農業產業強鎮。參威、一洋、通天、禾韻入選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百強企業。持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依托China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在傳統銷售渠道得基礎上,大力發展互聯網銷售,快大人參產業園和聚鑫雙創產業園優勢不斷凸顯,該縣被列為華夏“互聯網+” 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2020年全縣網絡零售額實現16.38億元,全省第三。不斷豐富鄉村旅游業態。深入發掘農業農村得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老、冰雪休閑、森林康養等功能,融合華夏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2020年接待旅游人數43萬人次,旅游收入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