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放”的力度。環評審批、排污許可證、輻射安全許可證等審批權限全面下放到縣、區,辦事企業和群眾實現“就近辦”。加大環評豁免力度,包括卡倫村二期棚戶區改造在內的28個“三早項目”環評豁免。截至目前,松原市建立6類執法正面清單,全市納入執法正面清單企業共98家。
優化“管”的方式。完善智能執法和現場執法聯動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許可信息互通,同時加大“雙隨機、一公開”力度,強化非現場檢查手段應用。上半年,該局完成“雙隨機”抽查企業483家,“在線監控平臺”日常巡查1548家次,用無人機對松花江、哈達山水源保護區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7次。
提升“服”的實效。主動提前服務,對181個“三早項目”與建設單位逐個對接,告知選址及環境污染治理設施要求,提示審批主要時間節點及注意事項。開展“強化服務、助企發展”活動。召開“強化服務、助企發展”座談會,長青熱電、中建南方等公司固廢處理問題得到解決。開辟綠色通道,對環境污染相對較輕的乾安縣群英農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糧食物流等6個項目,采取環評文件電子郵件報送、專家函審、批文郵件送達等方式,不見面審批。
精準“治”的舉措。推進汽車服務行業危險廢物排查整治、醫療廢物排查整治,分類實施大氣污染防治,精準實施流域水污染防治,規范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年初以來,全局共檢查企業1193余家次,出動執法人員3579余人次。截至目前,共立案35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13個,行政處罰金額63.12萬元,現已結案4件。